知秋九月迎来了又一个教师节
日前,省委书记娄勤俭专门邀请
全省优秀教师代表座谈
听取他们对全省高质量发展
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

这张与参加座谈的10位教师代表的合影,娄勤俭等省领导站在后排,特意将前排全部让给老师们。照片迅速刷屏朋友圈,网友纷纷留言表示,照片里的站位很好地诠释了“尊师重教”!

教育牵涉千家万户
娄勤俭书记有着浓郁的民生情怀、教育情怀
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
娄勤俭书记特别点出要满怀真情办好三件实事
其中第一件民生实事是教育改革

娄书记关心的这件民生实事
铜山如何答卷?
在教师节来临之际
《新华日报》在重要位置刊出了铜山答案

建大楼、广场可以慢慢来,建教室、操场等不起——
铜山办教育“不差钱”不惜钱
铜山一直重视教育事业发展
每年确定为民办实事项目
教育都被放在第一位
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说
“建大楼、广场可以慢慢来,
建教室、操场可等不起。”
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,寄托着无数家庭的希望
铜山不惜重金
力争让每个孩子上得了好学校,而且能学得好
新学期开学,铜山区政府计划一次性购买1.65万台(套)电脑,其中包括5000台教师机、1万台学生机、1500套触控一体机,总投资7000多万元。
铜山在教育上肯花钱,而且按科学规划来办。2016年区里根据人口结构变化,聘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制定《2017—203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》,加强顶层设计,确立教育投入的方向和比重。

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,铜山城区人口呈爆发式增长,农村适学人口逐年增加,近3年全区每年适学人口增长逾1.2万人。前两年,像位于城区的铜山实验小学,平均每个班级人数达70人以上。

为解决大班额、超大班额问题,去年以来,铜山城区新建大学路实验学校、娇山湖小学、高新区实验中学、楚河实验学校等一批学校,明年还要再建科技谷小学和北京路小学。娇山湖小学今年第一次招生就开了36个班,每个班级不超过50人。

回应百姓让孩子“上名校”的热切期盼,铜山采取跨地区与名校合作办学、集团化办学设分校、名校托管、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措施,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“强校”“名校”。
大学路实验学校是铜山跨地区合作办学的开山之作。该校是铜山与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附属学校,从南方教育发达地区聘请“金牌校长”田玉龙。
去年大学路实验学校希望争取到附近30亩地扩建校舍,区里中止与一家公司的用地合同,把这块价值近两亿元的土地划给学校。

在铜山农村,推进强校、名校工程也不含糊。区里将教育资源按人口比例进行均衡配置,通过建分校、结对帮扶等举措,使优质资源辐射到乡村。
村学校也拥有漂亮的校舍、宽阔的操场、现代化的设施、优秀的教师,城乡一体化首先体现在教育一体化。现在,铜山很少再有学生进城借读。

去年以来,铜山招聘1100多名教师,一年仅工资的刚性支出就达1亿多元。为调动教师积极性、加快培养地方名师,区里还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学校科学发展考核奖励,拿出400万元用于领军名师、带头优师、青年良师“三师”奖励,部分外流优秀教师加速回归。

为提高教师素质水平,铜山区加大教师交流培训力度,要求学校年度培训经费的安排不低于5%,近3年仅送到境外研修的教师就有30人。今年安排的教师培训项目有66项,总投入980万元。

强大的政策后盾,让教育部门得以一心一意抓教育教学。按照小学特色发展、初中全面发展、高中优质发展的分阶段教育定位,精准施策,各展所长,全区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高,目前初高中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0%,本科上线人数及上线率连续多年位居徐州市第一。

小学阶段推行“一校一品”特色教学,黄集实小的面塑、柳新实小的呼啦圈操舞、张集实小的书法、茅村实小的古诗词诵画演等,各具特色,刘集镇王套小学学生的珠心算在国际大赛上获得第二名。

近年来铜山区中小学还大规模推广编程、机器人、创客等特色教学。铜山还在全省首家获得“阳光体育先进县(区)”称号,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对全省高校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测试中,铜山籍学生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。

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
铜山区在教育上不惜重金
让家庭可以寄托希望,让百姓最受益
让每一个孩子上得了学并学得好
时值教师节,
愿关心教育,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个人
节日快乐!

编辑:张茜


- END -
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
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
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

关注我们
聆听铜山的声音!